banner
page01
>> 返回 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文件 >

2015年山西省低碳创新重大专项申报指南

相关介绍
                                                                    2015年山西省低碳创新重大专项申报指南
 
山西省低碳创新重大专项基于山西省低碳和煤基产业创新链建设设立,重点解决产业创新核心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支持核心技术成果向成熟产品稳定工艺转化,支持技术先进成熟、产业前景好的高新技术项目产业化示范。本专项2015年重点面向我省7条煤基产业创新链建设。
专项采取“聚焦重点产业发展目标、滚动支持、动态调整、分年度实施”的管理方式,项目组织结合顶层设计和基层申报。按照竞争择优原则,申报项目根据支撑转型综改的重要性、紧迫性、创新性、成熟性以及贡献度大小进行评审,高优先级别项目将入选专项项目储备库。专项将结合我省相关产业发展重大需求,根据安排择优出库支持。适合公开招标的课题将组织招投标。
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和科学技术部省部会商工作内容,本专项支持方向是双方议定的共同支持重点。鼓励申报本专项的项目同时申报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省科技厅将做好相关协调组织工作。对专项入库项目省科技厅将向科技部择优推荐。
 
一、申报条件
1、申报主体为在我省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且无不良信用记录的企业、事业单位,原则上重点支持大型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应与企业联合申报。需要招标项目以招标公告要求为准。
2、申报单位须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必要的研发条件和较强的产业化能力,承担过省级以上科研项目的申报单位,结题情况良好。
3、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具有高级以上职称,曾主持完成相关领域省级(含省级)以上科研计划项目,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信誉,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项目的组织协调与研究工作。
4、企业具有与实施项目相匹配的资金筹措能力,并提供相关自筹资金证明。
5、重点支持支持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和长远发展,项目和关键节点目标明确,能较快形成较大产业规模,能显著提升相关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示范项目。
6、鼓励产学研合作,申报单位与合作单位应具有前期合作基础,并与其事先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以明确任务分工、经费分配、成果及知识产权归属和利益分配机制。
二、支持重点
(一)煤层气产业创新链
煤层气是优质绿色清洁能源,煤层气产业是山西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着力打造的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山西煤层气资源丰富,是全国最大的煤层气富集区和开发基地,大力发展煤层气产业对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实现节能减排和低碳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产业创新链主要围绕我省煤层气产业发展规划和发展基础,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着力研究解决制约我省煤层气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
受理处室:省科技厅基础处
联系电话:高莉、肖育雷 0351-4049920、4084395(兼传真)
电子邮件:sxskjtjcc@126.com
1、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针对我省煤层气资源勘查技术落后、资源探明程度低和选区盲目等问题,开展山西省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成藏模式与储层评价、煤层气/页岩气资源潜力综合评价与共探共采选区研究等研究,建立能够指导我省煤层气开采的基础地质理论,解决煤层气资源勘查、高产富集区预测与评价等关键技术,达到示范区资源探明程度提高到70%、富集区圈定成功率60%以上的指标,为避免选区盲目性、降低开发风险、加快全省煤层气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2、煤层气开采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地面开采:针对我省煤层气抽采技术单一、适应性差、平均单井日产气量低、产业整体规模发展速度慢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问题,开展煤地质微生物成气机理研究、煤层气钻井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与示范、煤层气压裂与增产关键技术及装备开发与示范、煤层气排采技术及智能化装备开发与示范等,解决钻井、增产、排采、集输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建立煤与煤层气共采理论及适应我省地质特点的抽采技术体系,达到单井平均产气量提高20%的指标,实现安全高效清洁开发的目标。
井下抽采:针对煤矿开采深度增加带来的抽采技术难题,开展井下松软煤层顺层长钻孔高效钻进技术及装备开发与示范、井下煤层钻孔高效封孔技术及装备开发与示范等,解决抽采效率低、松软煤层成孔率低、封孔效果差等问题,达到松软煤层钻孔进尺200米、抽采瓦斯浓度提高30%的指标,实现提高井下瓦斯抽采率的目标,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井上下联合抽采:针对井下抽采和地面抽采缺乏协调难题,开展煤与煤层气共采理论研究、井上下联合抽采技术研究与示范,解决煤与煤层气共采、抽采时间长、效率低的问题,建立井上下联合抽采技术体系,实现快速降低煤层瓦斯含量的目标,为煤矿安全高效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废弃矿井采空区抽采:针对我省废弃矿井多、煤层气资源量不清等问题,开展废弃矿井采空区地面煤层气抽采技术研究及示范,解决钻井和抽采等关键技术问题,提高煤层气资源利用程度。
3、煤层气储运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针对煤层气储运安全性差、储运效率低等问题,开展基于物联网的燃气管网数字化系统开发与示范、煤层气管道安全实时监测监控技术及系统开发、煤层气车载运输状态监测技术及系统、煤层气高效吸附储运(ANG)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开发煤层气高效安全储运关键技术,实现管道输送压力、流量、温度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及泄露的快速预警,研制出高效甲烷吸附剂等新型储运技术。
4、煤层气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针对井下煤层气利用率低、矿井乏风排空等问题,开展含氧煤层气脱氧净化技术、煤层气高效脱氧及变压吸附分离甲烷/氮气技术、乏风瓦斯催化燃烧减排技术、煤层气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研究、煤层气燃气汽车技术开发等,开发自主燃气发动机及整车技术、经济高效的氧化催化剂、吸附剂及配套技术、高效催化涂层技术与电堆组装技术,使排放达到国V水平,百公里燃料耗气量节省10%以上;低浓度瓦斯提纯到90%以上、乏风中甲烷转化率达95%以上,建成固体燃料电池千瓦级分布式示范电堆,推动燃气汽车发展,实现低浓度煤层气和矿井乏风的规模化应用。
(二)煤电产业创新链
煤电产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型产业,同时也是典型的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本产业创新链主要针对我省煤电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设置了煤炭分质利用技术、节能提效技术、污染物处理技术、智能电网产业技术、CO2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5个重点研究方向,切实打造我省煤电产业技术创新领先优势,大幅降低煤电产业能耗,逐步实现煤电产业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走出一条高碳产业低碳发展之路。
受理处室:省科技厅社发处
联系电话:梅栋良 0351-4046686
电子邮件:kjtshfzc@163.com
1、煤炭分质利用技术
针对煤质不稳定、地域差异性较大、动力配煤理论不成熟、煤质监测达不到在线检测要求等问题,开展原煤组分、粒度分布等对燃烧效率和结渣积灰的影响规律研究,建立煤炭燃烧性能数据库和电厂优化配煤运行导则,研制精细化动力配煤系统和煤质在线检测系统,实现煤质互补、结构优化,提供符合煤电锅炉设计标准的煤炭产品,提高燃烧效益,降低发电成本和污染物排放。
2、节能提效技术
针对燃煤锅炉受热面爆破泄露、积灰、磨损、低温酸腐蚀,余热回收利用效益低,电网调峰峰差不断增大条件下锅炉制粉单耗增大、飞灰炉渣可燃物含量偏高、燃烧效率下降,空冷系统煤耗高且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开展锅炉积灰和高温腐蚀预测与控制技术、发电机组自动发电控制(AGC)优化技术、热力系统机炉耦合流程优化、余热利用、大型空冷系统节能与稳定运行等关键技术研究,达到现有燃煤发电机组发电煤耗降低5g/kWh以上、发电效率提高1%以上、连续稳定运行周期提高20%以上的考核目标。
3、污染物处理技术
针对污染物处理的核心产品烟气换热器(GGH)与脱硝催化剂模块主要依赖进口、污染物脱除效率需进一步提高等问题,开展低成本高效烟气SCR脱硝催化剂技术、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及装备研制、燃煤烟气前端监测及高效治理技术等关键技术研究、装备研制,达到烟气污染物处理效率提高10%,运行成本降低20%;结合脱硝装置、除尘器、脱硫装置的优化组合及选定方法,研究烟气污染物超净脱除成套技术及装备,达到烟尘排放量<5mg/Nm3、SO2排放量<35mg/Nm3、NOx排放量<50mg/Nm3,实现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
4、智能电网产业技术
针对我省智能电网在监管和电价、能源结构和分布特点、电网发展、通信信息系统、研究基础等方面存在的差距,开展多变量智能解耦控制、分布式能源接入配电网控制、信息流与能量流相互作用、基于锂电池储能装置的大容量化等关键技术研究,推进我省智能电网建设,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CO2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
针对CO2捕集的能耗和成本问题、CO2规模化利用问题和地质封存长期安全性问题,瞄准国际技术前沿,开展CO2驱煤层气、高效固化铵盐捕集剂的放大制备、炭基纯化剂的制备及改性、CO2规模化利用、CO2长期封存等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拓展CO2利用途径,解决CO2减排的瓶颈性难题。
(三)煤焦化产业创新链
煤焦化产业是我省重点支柱产业,丰富的优质炼焦煤资源为我省发展焦化产业提供了有力条件,但长期的粗放式发展,使焦化产业面临产能过剩、企业大面积亏损现状,亟需加强科技创新,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本产业创新链提出11项重点研究方向。
受理处室:省科技厅计成处
联系电话:李彧星、牛志勇 0351-4046610、4038104
电子邮件:245251715@qq.com
1、气化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利用劣质煤、廉价煤生产气化焦的配煤方案研究;气化焦生产工艺、产品质量、技术经济指标、反应性研究;气化焦生产中试;工业示范。适合气化焦的气化工业装置技术配置、工艺流程研究;气化焦试烧试验(鲁奇炉工业装置)及工艺、设备优化改进;技术经济指标及推广应用条件和范围研究。形成气化焦配煤技术方案、气化焦生产工艺,实现工业示范;建立气化焦配鲁奇炉气化工艺,完成工程示范。
2、精细配煤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煤岩、煤灰等组分分析,建立和完善煤炭资源数据库;焦炭质量预测模型建立,智能配煤系统开发;通过小型焦炉实验,完善智能配煤系统;煤场管理、智能配煤一体化工业示范。
3、炼焦工艺及设备研发及产业化
开发低NOx排放清洁型超大容积顶装焦炉和清洁生产大型捣固炼焦,重点包括提高大型成套设备、捣固设备的稳定性,确保连续生产、降低维修率;结合工艺提升,解决设备操作过程污染排放、烟尘处理等问题;提升全套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开展适用于大型炼焦设备的设计优化和计算方法;捣固设备中高使用寿命耐磨材料和弹性元件材料;设备自动定位、炉号识别技术提升;推焦设备结构稳定性和推焦过程减振措施;成套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研究;成套炼焦设备的可靠性研究;无烟装煤技术的研究。实现8m低NOx排放的清洁型超大容积顶装焦炉示范工程和6.25m清洁生产大型捣固焦炉示范工程。
4、热化学熄焦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利用焦炉烟气CO2和焦炉煤气CH4重整反应实现热化学熄焦技术;热化学熄焦炉的炭催化移动床CO2与CH4重整反应过程模型建立及数据采集;热化学熄焦炉结构和工艺过程开发设计研究;热化学熄焦技术工程示范;水蒸气熄焦制合成气新技术开发;水蒸气熄焦副产合成气装备研制、工业侧线试验、工业示范装置研究。
5、污染减排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煤焦化废水深度处理及回用技术:大孔树脂吸附处理焦化废水技术;焦化废水预处理过程高浓度脱附液的高级氧化技术;反渗透浓水“连续膜蒸馏-结晶”处理技术;焦化废水预处理斜板高效沉淀池技术;反渗透膜堵塞防治技术;工程示范。实现出水水质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和《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HG/T3923-2007。
焦炉煤气脱硫废液资源化技术:利用焦炉余热使脱硫废液中的有机、无机化合物分解,分解产物回收再利用;适合高浓度脱硫废液的喷嘴开发;化合物的分解温度与余热温度的匹配研究。利用纳米铜的催化氧化作用,将脱硫液中可溶性的硫氰酸盐沉淀为硫氰酸亚铜,将硫代硫酸盐转化为硫酸盐,然后采用结晶法除去大部分的硫酸盐,从而实现有价值组份的回收和脱硫液的重复利用。实现脱硫废液零排放;脱硫废液处理总成本与产品销售基本平衡。
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中的清洁净化技术:高效吸收和过滤再生式湿式氧化法粗脱硫工艺技术开发;焦炉煤气干法转化吸收精细脱硫技术开发;废脱硫剂基高效烟气脱汞工业开发;水煤气制甲醇酸性湿法脱硫技术开发。实现焦炉煤气综合利用中的清洁净化。
焦化“三废”制型煤及在大型焦炉中应用技术:焦化废液、废渣、除尘灰等废弃物与配合煤制型煤配比研究;焦化废液、废渣、除尘灰等废弃物与配合煤制型煤工艺及设备开发;型煤在高大煤仓均布工艺及安全性研究;制型煤技术与结焦工艺、焦炭质量及标准化体系研究。
6、荒煤气、烟道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荒煤气(上升管)余热高效利用技术的导热介质研究,上升管的工艺结构设计,整体结构优化和自动控制研究,实现上升管余热回收60%。焦炉烟道气余热高效利用技术的换热装置耐热防腐涂层技术,焦炉烟道气换热器结构及工艺研究,焦炉烟道气热回收烟气、氮氧化物脱除与螺杆机发电技术集成。实现烟道尾气余热回收50%;最终排出的烟道尾气中氮氧化物减少80%以上。
7、焦炉气高质化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换热式反应器结构、制造工艺研究;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抗积炭镍基催化剂开发;焦炉煤气脱硫净化和除杂工艺集成验证和完善;2.5亿Nm3/年焦炉气低温换热式合成天然气工艺包开发。实现焦炉煤气低温换热式工艺合成天然气。
8、粗苯精制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重苯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防治研究;粗苯加氢的双烯烃聚合、解析气硫化物污染问题防治研究;粗苯加工产品精制及副产品二次加工技术研究等。
9、煤焦油加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高温煤焦油馏分加氢制清洁燃料油技术;蒽渣精制咔唑、菲、芴新技术研究。
10、煤沥青的高效低污染高附加值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高导热中间相沥青基泡沫炭开发;煤沥青基中间相高导热炭纤维开发;中间相炭微球自烧结制备高性能石墨材料研发;煤沥青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和球状活性炭技术;煤系针状焦制备技术研发与中试;以煤焦油沥青为原料制备煤沥青粉和煤沥青水浆;焦油沥青的改性技术及其路用性能研究。煤沥青碳纤维制耐高温石墨硬质碳毡工艺及装备开发。中间相沥青直接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工艺及装备开发。
11、流程再造与技术集成
焦炉加热气置换及其NOX减排中的混合煤气的参配比例和热值变化研究,混合气体燃烧过程中NOX的生成机理和温度对其生成的影响研究,焦粉制气置换焦炉加热煤气工艺研究。
(四)煤化工产业创新链
本产业创新链针对我省煤化工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竞争力弱等问题,重点在煤气化、低阶煤利用、合成气化工、甲醇及其下游产品、苯及其下游产品、乙炔化工、精细化工、综合利用等方面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研究,解决制约我省煤化工产业发展瓶颈问题和重大关键技术,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提高产品竞争力。
受理处室:省科技厅条财处
联系电话:吕晋杰 0351-4046064
电子邮件:13934111831@163.com
1、煤气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针对山西省绝大部分煤灰熔点高、成浆性差\气化难的现状,重点解决适合山西高灰熔点及低质煤大规模粉煤气化技术难题。围绕气流床煤气化,碎煤加压气化关键技术研发和工业示范,成型/炭化煤料加压熔渣气化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和示范,高碳块加氢气化制天然气技术研究开发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2、低阶煤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针对低阶煤直接燃烧或气化有效成分利用效率低、污染物排放大等问题,重点解决低阶煤清洁高效利用的技术难题。围绕煤炭干馏-循环流化床气化多联产技术、煤炭干馏-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脱水干燥技术等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3、合成气化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针对合成气-碳一化学的关键催化技术缺失的现状,重点解决合成气向烃类燃料、化工品催化转化的技术难题。围绕煤制低碳混合醇、钴基费托煤制油、煤制乙二醇等开展技术攻关。
4、甲醇及其下游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针对石油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石化产品欠缺及甲醇产能过剩的现状,重点解决甲醇及其下游产品产业链延伸,提升化工产品的附加值的技术难题。围绕煤基甲醇制汽油技术,甲醇制芳烃产品技术,煤基甲醇制烯烃技术等核心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5、苯及其下游产品研发及产业化
针对我省焦化苯深加工程度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重点解决焦化苯的附加值提升,产业链延伸等问题。围绕甲醇苯烷基化工艺技术,苯部分加氢制环己醇/酮系列催化技术,顺酐利用技术,硝基苯、氯化苯的生产技术优化等工艺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6、乙炔化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针对我省乙炔化工产品竞争力差的现状,重点增加我省乙炔化工产品科技含量,提高竞争力。围绕四氢呋喃聚合制聚四亚甲基醚二醇聚合及加氢脱色关键技术、甲醛乙炔化选择性合成1,4-丁炔二醇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7、精细化工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针对我省尼龙工程塑料和高端聚烯烃精细化学品的发展不足,重点解决我省己二酸等精细化学品行业经济效益差的问题,完善精细化工产品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围绕丁二烯直接氰化法制己二腈技术、煤基聚烯烃功能化改性技术、顺丁烯二酸酐为原料合成高分子材料等关键技术开展技术攻关。
8、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针对煤化工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理难的现状,重点解决煤化工过程中大量的废气与废水等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围绕焦炉煤气、合成氨驰放气利用技术、煤提质酚氨废水回收技术、煤化工水处理及回用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攻关。
(五)煤机产业创新链
本产业创新链主要围绕煤炭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以提升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率和水平、基础元器件水平及配套能力为目标,重点支持大型露天开采装备、高可靠长寿命煤炭综采成套设备、薄煤层采煤设备、综合机械化掘进设备、连续采煤机及配套设备,矿井提升、运输设备,煤炭洗选成套设备,煤矿安全设备,煤炭高效、安全生产技术及装备,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煤矿机械装备关键零部件的再制造技术与装备等的开发与研制。
受理处室:省科技厅高新处
联系电话:吕刚 0351-4048940
电子邮件:sx140102@163.com
1、露天开采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极端环境下材料、工艺和制造技术,现代设计软件和机电液多学科一体化设计方法,能量效率机理及控制技术,状态监测和故障检测,动力匹配设计和技术,重载作业机构、大惯性回转系统的动势能高效存储及再生利用技术,整机的系统集成与控制策略研究,液压泵、比例多路阀、大功率减速器、高压大功率变频器等关键元器件的国产化研究,大型露天煤矿半连续开采成套装备研究与开发等。
2、掘采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掘采装备关键工艺及重大技术装备的研究;关键元部件国产化研究;综掘工作面远程控制技术与综合测控技术研究;智能制造技术研究等。
3、综采装备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综采装备关键工艺及重大技术装备研发;煤岩识别、智能化切割技术研究;截割机构的基础理论、现代设计方法、材料及工艺、整机系统动力学及动态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理论与技术研究;自动监测监控技术研究;结构优化技术和多机驱动功率平衡等技术研究;关键元部件国产化技术及绿色制造工艺进行研究。
4、提升/辅助运输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高比能量蓄电池动力技术;车辆动力总成清洁化、智能化技术;海量存储、转存及数据后处理技术;大功率高压变频调速及高能效控制技术。动力换挡变速箱、驱动桥、闭式液压传动系统等关键元器件的国产化研究。
6、矿井安全及自动化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基于物联网的矿井综合数字化技术及系统、自动化系统网络通讯控制技术及关键元部件研究与开发,煤矿供配电系统综合性保护系统、煤矿供电系统杂散电流在线监测与控制系统开发,矿井关键设备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预警系统开发,煤矿装备可视化远程控制技术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开发,煤矿装备的自动化控制与综合保护系统及矿井安全避险及灾后救援装备研制与开发。
(六)新材料产业创新链
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新材料是材料工业发展的先导,是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本产业创新链依托山西新材料产业现有发展基础,围绕新材料重点领域中的产业与技术需求,“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从煤机装备、优势资源利用、传统产业提升、高端材料产业化以及低碳节能等五个方面,集中力量解决我省煤基、低碳领域中材料方面的重点关键技术瓶颈,从而有效提升我省新材料产业核心及群体竞争力。
受理处室:省科技厅重大办
联系电话:高涛 0351-2029629
电子邮件:352189069@qq.com
1、煤机装备领域
针对我省煤矿主要采掘运装备、瓦斯抽采装备和其他关键煤基装备整体稳定性较低的问题,围绕相关装备材料方面的重大需求,开展高稳定性结构材料以及高新能功能性材料的研究,提升现有装备使用寿命及性能,进一步提高我省关键煤机装备整体技术水平。
2、优势资源利用领域
依托我省丰富的煤、煤矸石、粉煤灰等优势资源,针对目前煤炭等资源高端化利用技术不足,煤矸石、粉煤灰等资源缺乏高效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问题,开展相关资源的高附加值材料利用研究,延伸相关资源产品产业链,充分发挥我省优势资源的经济、社会价值。
3、传统产业提升领域
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针对目前我省镁、铝、钕铁硼等传统材料产品相对低端、产业能耗高的问题,开展相关产品的高端化、节能化研究,提升现有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4、高端材料产业化领域
针对目前我省部分高端前沿材料产业化能力不足的问题,开展相关高端材料产业化相关技术研究,充分发挥我省在部分前沿材料上的技术领先优势,解决相关材料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延伸材料的应用范围,将技术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
5、低碳节能领域
针对我省产业发展中的低碳、节能需求,开展节能型电子信息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涂装材料等研究,大幅降低目前相关材料生产、使用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水平;针对我省高能耗、高污染产业中的材料需求,开展节能、环保型新材料及技术研究。
(七)富碳农业产业创新链
富碳农业是基于农业的碳汇功能从而达到减排和增产的目的。开展富碳技术研究、建立富碳农业技术基地、进行富碳农业技术集成示范,最终实现广泛推广应用,促进富碳农业新兴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本产业创新链围绕富碳农业发展方向,在重点固碳领域,以关键技术为核心,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解决我省富碳农业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技术瓶颈。
受理处室:省科技厅农村处
联系电话:侯树民 0351-4068012
电子邮件:sxskjtncc@126.com
1、微藻燃油高效固碳
能源微藻高效固碳关键技术与放大工艺研发;能源微藻高效固碳技术体系产业化示范;能源微藻生产优质关键技术与放大工艺研发。
2、食用菌产业创新链
食用菌菌种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与优新品种选育;食用菌基质生态化高效循环利用及产业化生产研究与示范;食用菌季节性自然栽培标准化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
3、设施农业高效固碳
富碳设施蔬菜生产中碳循环利用研究;富碳设施蔬菜集约化生产示范与推广;日光温室富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智能温室富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富碳设施蔬菜生产环境因子高效耦合应用模式研究;日光温室富碳化工程技术研究;塑料大棚富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厂化富碳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4、困难立地富碳农业模式
不同困难立地温室优化设计与建造技术研究与示范;不同困难立地温室环境控制模式与系统研究与示范;不同困难立地集雨系统研究与示范。
5、土壤高效固碳
保护性耕作土壤固碳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水地土壤固碳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旱地土壤固碳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工矿废弃地土壤固碳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盐碱地土壤固碳机理与关键技术研究;山西省典型区土壤碳预测评估模型研究。
6、林果草高效固碳
碳汇林高效固碳树种富碳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常绿树种富碳关键技术研究;提高果树叶幕CO2同化效率关键技术研究;高效固碳饲草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7、富碳农业监测评估服务体系
不同作物品种吸收和固定CO2能力监测研究;不同富碳农业设施固定CO2能力监测研究;富碳农业固碳能力评价研究。
三、申报材料
《山西省低碳创新重大专项项目建议书》及相关附件。

咨询热线
赵女士:18735102932   0351-2537022       
在线QQ:85869738

 
在线客服
关于文海
>>产业分析
>>企业情报
>>技术工艺
>>进出口数据
banner